搜尋此網誌

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

(4)行陰-2

以下一一說明這些三十二心所法。論主首先定義心所的作用,再列舉譬喻,最後指出生起該心所的足處(近因)。


[1]「觸」者,是心觸事。如日光觸壁。是其想足處
所謂「觸」,是心接觸、觸擊所緣(對象)。就像日光觸及牆壁。觸是想的足處。
Vism. 464「觸以現於諸識之門的境為近因

[2]「思」者,是心動。如作宅[2] 、種地[3] 。是其事、門足處[4]  
所謂「思」,是心的意志活動。就像完成建造房子、種地的事務。思是所緣、門的足處。

[3]「覺」者,是心[5] 行。如以心誦經。是彼想足處。
覺(尋),是心尋求所緣,就像以心默而讀誦經典。想是彼覺(尋)的足處。


(415b)【問:「覺」者,何相、何味、何起、何處?答:「覺」者,修猗想為味。下心作念為起。為處



[4]「觀」者,是心觀事。如隨思義。是其覺足處。 
觀(伺),是心於所緣伺察。就像隨思所讀誦的內容。覺(尋)是觀(伺)的足處。


(415b)【問:觀,何相、何味、何起、何處?答:「觀」者,隨擇是相。令心猗是味。隨見覺是處

Peṭ. 142 “Yathā paliko tuṇhiko sajjhāyaṃ karoti evaṃ vitakko, yathā taṃyeva anupassati evaṃ vicāro”覺(尋),就好像讀經者默而讀誦;觀(伺),就好像考察這些讀誦。

[5]「喜」者,是心歡喜。如人得物。是其踊躍足處。
喜,是心的歡喜。就如人獲得喜歡的事物。踊躍是喜的足處。


(415c)【問:喜,何相、何味、何起、何處?幾種喜?答:「喜」者,謂欣悅遍滿為相。歡適是味。調伏亂心是起。躍是處。】

[6]「信」者,是心清。如呪令水清。彼四須陀洹分足處。
信,是心清淨cittappasāda,心清就如呪願而令水清(一般說:有如清水寶石能夠使到混濁的水變得清澈)。彼信以四須陀洹分(四預流支)為足處。

Vism. 464: 以起信之事為近因,或以聽聞正法等的須陀洹支為近因。

[7]「精進」者,是心勇猛。如壯牛堪重。彼八事處 足處。
精進,是心的勇猛、努力。這就如牛堪受重物。彼精進以八事處為足處。
八事處(aṭṭha saṃvegavatthūni,八悚懼事),是指八事:生、老、病、死,以及苦趣的苦、以過去輪廻為根源的苦、以未來輪廻為根源的苦、以求現在的食物為根源的苦。

Vism. 465: 以怖畏為近因,或以會起精勤的故事為近因。

[8]「念」者,是心守護。如持油鉢。彼四念處足處。     
念,是心的守護。就如手持油鉢,不讓鉢中的油溢出。彼念以四念處為足處。

Vism. 465: 以堅固之想或身等念處為近因。

[9]「定」者,是心專一。如殿裏燈。彼四禪足處。
定,是心的專一。如殿堂裡的燈,在無風的狀態,光焰不動。彼定以四禪為足處。

Vism.465:以寂止為現狀;以殊勝的樂為近因。當知於定中的心的靜止,正如在無風之處的燈焰的靜止一樣

[10]「慧」者,是心見。如人有眼。彼四聖諦足處。
慧,是心的看見。就如人有眼。彼慧以四聖諦為足處。

[11]「命根」者,是無色法,是壽命。如欝波羅、水。彼名色足處。
命根,是無色法,是壽命。如欝波羅與水,花從水生起、成長。彼命根以名色為足處。

Vism.447:以應存續的大種為足處。雖然(命根)有守護(俱生色)的特相等,但必須有俱生色的剎那它才能守護,正如水的保護蓮華相似

[12]「蓋」者,是心惡止離。如人樂命離毒。彼四禪行足處。
「蓋」,一般而言這是nivaraṇa的譯語,然若是五蓋的話,則產生重複的問題(如掉舉等是其他行蘊的內容)。因此,干潟龍祥推測為「蓋的捨離」,應該是脫落捨離蓋(~nivaraṇe pahīna)。對應的Sav記載為sdom pa*saṃvara(律儀),也即是大寺派說的「語惡行、身惡行、邪命的遠離」。這三種(正語、正業、正命),被稱為「離心所」(virati cetasika)。

因此,此句或許可以如此理解:捨離蓋,是止息、捨離心的惡。這就猶如想要生存的人〔遠離〕毒物一般,遠離諸惡。彼離蓋以四禪行為足處。

[13]「不貪」者,是心捨著。如得脫債。彼出離[12]足處。
不貪,是心捨離染著。如能夠脫離脫離所繫縛著的債務。彼不貪以出離為足處。


 《大正藏》作「責」,擬為「債」。「脫責」,於此無法理解。《解脫道論》卷8:「負債解脫」  (T32, no. 1648,  p. 436a13a25a26),其註腳[3]:債=責【宋】【元】【宮】,說明這兩個字容易混淆。若此處是「脫債」,或許意義較清楚:不貪,就如脫離所繫縛著的債務。而且,根據《漢語大辭典》,「責」是「債」的古字。

[14]「不瞋」者,是心不瞋怒。如猫皮。彼四無量足處。
不瞋,是心不瞋怒。就如貓皮。彼不瞋以四無量為足處。
如貓皮的譬喻,就如佛陀開示即使比丘以木片或瓦石,也無法使已被搓揉、已被善搓揉、被徹底搓揉過、柔軟、滑溜、斷除沙沙聲、斷除啪啦啪啦聲(sarasara bharabhara)的貓皮,發出聲音來,藉此譬喻比丘之心應不變、不發惡語,起憐愍心而住慈心,不抱著瞋恚,且對彼人以俱慈之心遍滿而住,而以與慈俱行之心,廣大、廣博、無量、無瞋、無害之心,遍滿時間而住(M. I. 128-129f)。

[15]「慚」者,是心羞恥於作惡。如憎惡屎尿。彼自身依足處。
慚,是心羞恥於作惡。如憎恨、厭惡屎尿。彼慚以自身依(自依止,尊重自己)為足處。

[16]「愧」者,是心畏於作惡。如畏官長。彼世依足處         
愧,是心怖畏於作惡。如怖畏長官。彼愧以世依(世間依止,尊重他人)為足處。


Vism. 464-465以尊重自己(attagārava)〔為慚的近因〕,尊重他人(paragārava)為〔愧的〕近因。」

[17]「猗」者,是心動搖滅。如夏熱人,冷水洗浴。彼喜足處。
猗,是心的動搖滅去。就如於夏熱天的人,以冷水洗浴身體。彼猗以喜為足處。

Vism 465:以身心為近因。

[18]「欲」者,〔是〕樂作善。如有信檀越。彼四如意足處。
欲,是想要作善。如具有信的施主Dānapati彼欲以四如意為足處。

Vism 466:以希求於所緣為近因。

[19]「解脫」者,是心屈曲。如水流深處。彼覺觀足處
解脫(勝解),是心確認事物的原委本末。如水流至深處。覺觀(尋伺)是彼解脫(勝解)的足處。
  
Vism. 466以確信之法為近因。


[20]「捨」者,是心不去來。如人執稱。彼精進等足處
捨,是心不去來(保持平衡)。就如人手執稱具。彼捨以精進等為足處。


「捨」者,何相、何味、何起、何處?
平等為相。無所著為味。無經營為起。無染〔喜〕為處



Vism. 162sā majjhattalakkhaṇā anābhogarasā, avyāpārapaccupaṭṭhānā, pītivirāgapadaṭṭhānā.”(捨以中立為相,不偏為味,不經營為現起離喜染為足處.


[21]「作意」者,是心令起法則。如人執[18] 。彼善不善足處
作意,是心令法則生起。法則,有規則、規律的意思。此處指令心轉向目標,使心有所軌跡(有所方向)。如人執掌控制船艦等行駛方向的舵,控制船的方向以朝向目的地彼作意以善不善為足處。

Vism. 466: 以所緣為近因。


[22]「貪」者,是心攝受。如鵝鳥[20] 。彼可愛、可樂色足處。
貪,是心的攝受(執著)。如鵝鳥,於J. 136「金色鵝鳥本生」(Suvannahamsajataka)(菩薩=鵝鳥王):此處譬喻偷羅難陀比丘尼之貪慾。其本生為婆羅門的妻子因性貪故,將曾是其丈夫的金色鵝鳥拔光其金色的羽毛。彼貪以可愛、可樂的色為足處。

Vism. 468: 於諸結縛之法認為有樂味為近因。

[23]「瞋恚」者,是心踊躍。如瞋毒蛇。彼十瞋恚處足處。
瞋恚,是心的踴躍。踴躍,指情緒高漲,這裡包括了一切及各程度的反感、惡念、生氣、煩躁、惱怒、怨恨。如充滿瞋恚的毒蛇。彼瞋恚以十瞋恚處為足處。

十惱處(*dasa āghātavatthūni,十嫌恨事),如A. V. 150āghātavatthusutta)所說:諸比丘!云何十嫌恨事?1-3心想「他已對我行無利益」,彼繫縛於嫌恨事。心想「他正對我行無利益」,彼繫縛於嫌恨事。心想「他當對我行無利益」,彼繫縛於嫌恨事。4-6心想「對我所愛的、可意的,他已行無利益」。……乃至……「他正行無利益」……乃至……「他當行無利益」;彼繫縛於嫌恨事。7-9心想「對我所不愛的、不可意的,他已行無利益」。……乃至……「他正行無利益」……乃至……「他當行無利益」;彼繫縛於嫌恨事。10彼於無利益之處發怒。諸比丘!此等是十嫌恨事。)

Vism. 470: 以起瞋害的事物為近因。

[24]「無明」者,是心無所見。如盲人。彼四顛倒足處。
無明,是心無法看見,意指心盲目。就如盲人無法視物。彼無明以四顛倒為足處。

[25]「慢」者,是心舉。如共相撲。彼三種足處
慢,是心的高舉,如共相撲。彼慢以三種比較(比較殊勝seyyo,與之相等sadisa,比較低劣hīno)為足處。
如共相撲,是以互相相撲來譬喻「慢」,或許與認為自己的威力與釋迦太子相等、心懷我慢的提婆達多有關。詳細可參考《方廣大莊嚴經》卷412 現藝品〉,T03, no. 187, p. 564a14-23;《佛本行集經》卷1313 捔術爭婚品〉,T03, no. 190, p. 711c26-p. 712a6

Vism. 469: 以與見不相應的貪為近因。

[26]「見」者,是心取執。如盲人摸象。彼從他聞聲不正憶足處。
見,是心執取錯誤的理解,例如行法是常、樂、我、淨。如盲人摸象,對事物瞭解不全面而固執一點,亂加揣測。彼見以不正確憶念自己從他(聖者)所聽聞的佛法為足處。

Vism. 469:  以不欲見諸聖者等為近因。

[27]「調」者,是心不寂寂。猶如沸水。彼速精進足處。
調,是心不平靜。這就如煮沸的開水。彼調(掉舉)以過度的精進是為足處。

Vism. 469:   由於心不寂靜而起不如理的作意為近因。

[28]「悔」者,是心退。如愛不淨。彼以作惡、善退足處。
悔,是心退縮、畏縮。就如愛著不該愛著的不淨。彼悔以已造之惡,或沒有實行當行之善為足處。

(416b20)【「調」者,心不寂寂;「悔」者,心恨(應為「退」)不定。】

[29]「疑」者,是心不一取執。如人行遠國,惑[24]於二道。彼不正作意足處。
疑,是心執取不一,意即是猶豫不決及有多種立場。如人遠行他國,對於兩條通道有所疑惑。彼悔以不正作意為足處。
  1. (416b21)【「疑」者,心執不一。有四種疑:一者、奢摩他難。二者、毘婆舍那難。三者、二俱難。四者、於諸非〔法〕難。】
  2. (416b27)【或於國城道路,或於男女名姓〔〕,是謂「非法難」。】
[30]「懈怠」者,是心懶墮。如蛇藏蟄。彼八懶處足處。
懈怠,是心懶惰。如蛇冬眠,潛伏起來不食不動。彼懈怠(惛沉)以八懶處為足處。
「懈怠」,在Sav記載為rmugs pa(惛沉),是thīna(惛沉),並非一般上使用「懈怠」所使用的kosajja

八懶處,是指aṭṭha kusīta-vatthūni(八懶怠事)。重點如下:
(1)    認為對於未作的工作,如果作了會疲累,
(2)    在作完事後,認為因為作完了而疲累,同樣地,認為:
(3)    對與應走的路、
(4)    行走結束後、
(5)    行乞而沒有充分得到的時候、
(6)    行乞而充分所得之後、
(7)    一點點小病的時候、
(8)    病剛痊癒沒多久的時候,因為病的原故,
這些會導致疲累,躺下休息,所以無法精進於為了要得到還未得到的,為了證得還未證得的。cf. Vbh. 385f


(416b)【「懈怠」者,謂心懶墮。】
Vism. 470: 這兩種都是由不樂及欠伸等而起不如理的作意為近因。

[31]「無慚」者,是心於作惡無羞恥。如栴陀羅人。彼不恭敬足處。
無慚,是心對於作惡不感到羞恥,如栴陀羅(*caṇḍāla)人——在印度社會階級種姓制度中,居於首陀羅階級之下位者,乃最下級之種族,彼等專事獄卒、販賣、屠宰、漁獵等職。彼無慚以不恭敬為足處。

[32]「無愧」者,是心於作惡無畏。如惡王。彼六不恭敬[28]足處。
無愧,是心對於作惡不感到畏懼。如惡王。彼無愧以六不恭敬為足處。

六不恭敬,是指對佛、法、僧、戒、不放逸、和順不表示敬意(D. III. 244)
Vbh. 381所說:不恭敬大師、法、僧、戒、不放逸、交友。

此謂「行陰」。
這稱為「行陰」。




[2] p. 447, [5] 〔足〕-【明】
[3] p. 447, [6] 法=地【元】【明】
[4] 《大正藏》作「作宅足種法」,無法理解若按照明本,「足」是衍字,法=地,則理解為作宅、種地」,或許較為妥當。
[5] p. 447, [7] 口=心【明】。
[12]《大正藏》作「離出」,擬為「出離」。
[18] p. 448, [2] 施=柁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;擬為「柁」。
[20] p. 448, [3] 我=鵝【明】
[24] p. 448, [6] 或=惑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;擬為「惑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