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

分別戒品 第二



分別戒品 第二
本論的第二品,是分別戒品。分別,是分別解說的意思。品,是章節的意思。對於所要考察的對象(法),分別來觀察,分別來處理。在此,分別戒品,是以分別的方法論對於戒的課題進行考察、處理。

問:云何戒?何相、何味、何起、何足處?何功德?何戒義?戒、行何差別?幾戒?何所起?何戒初中後?幾法障礙戒道?幾戒因?幾種戒?云何令戒清淨?幾因以是戒住?

有關戒的分別,論主首先提出十二項提問,也就是:
一、什麼是戒?
二、什麼是戒的相、味、現起、足處?
三、什麼是戒的功德?
四、戒有什麼意思?
五、戒與行(vata;宗教義務、禁戒、誓戒。或與vatta混用而意        為善行、淨行)有什麼差別?
六、戒的性質有幾種?
七、不同的心(善、惡、無記)生起怎樣的戒?
八、什麼是戒的初中後?
九、什麼是戒的障礙?什麼是生起戒的因?
十、有幾種戒的分類?
十一、如何使戒清淨?
十二、有哪幾種因能使行者安住於戒?



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

是伏解脫道,以戒除惡趣,以定除欲界,以慧除一切有。

是伏解脫道,以戒除惡趣,以定除欲界,以慧除一切有。
凡趨向於解脫道,行者藉由戒除去不再往惡趣受生,藉由定除去不再往欲界受生,藉由慧除去一切生命的存在(也意即不再於三界受生)。此處說明修習三學與其不再受生之處。

那麼,按照佛教聖者的階位來分別的話,又是如何?
一般而言,不再往惡趣受生,是指證得須陀洹果的不墮惡趣。不再往欲界受生,是指證得阿那含果(譯為「不還或「不來)的不再來欲界受生。除去一切生命的存在,是指阿羅漢(意為無生)斷盡煩惱,不再受後有。

有關這一點,呼應所提出的不再受生之處,以下論主進一步解釋於戒、定、慧各別多修所成就的聖者階位。這些內容,可參考《增支部》(A. IV. 379f)或《雜阿含》(822經)。

於戒多修,於定、慧少修,成須陀洹、斯陀含。
若於戒多修習,於定、慧少修習,則成就須陀洹、斯陀含。因此,須陀洹、斯陀含也被稱為戒的圓滿者。

於戒、定多修,於慧少修,成阿那含。
若於戒、定多修習,於慧少修習,則成就阿那含。因此,阿那含也被稱為定的圓滿者。

修三種滿,成阿羅漢無上解脫 。
若於戒、定、慧三種皆修習圓滿,則成就阿羅漢的無上解脫。因此,阿羅漢也被稱為慧的圓滿者。

那麼,此處的內容與「五解脫」有何關係?
若以「五解脫」來說,此處可對應「離解脫」的意趣。依戒、定、慧三學的修習圓滿與否,出離惡趣、欲界乃至一切三有(欲有、色有、無色有)。或許可以這麼說:少分的離解脫,即是「戒多修,定、慧少修須陀洹、斯陀含,或是戒、定多修,慧少修的阿那含。而究竟、滿分的離解脫,即是出離一切三有、三學修習圓滿的阿羅漢之無上解脫。


已伏解脫道,得三種樂:謂無過樂、寂滅樂、正覺樂。……

已伏解脫道,得三種樂:謂無過樂、寂滅樂、正覺樂。
彼以戒得「無過樂」,以定得「寂滅樂」,以慧得「正覺樂」。如是成就,得三種樂。

若已經趨向解脫道,行者獲得三種樂,即所謂的無過樂、寂滅樂、正覺樂。他藉由戒獲得了遠離身語意過失的「無過樂」,藉由定獲得止息諸蓋「寂滅樂」,藉由慧獲得以智為本的「正覺樂」。如此成就了戒、定、慧的修習,行者獲得三種樂。


接著,論主以所修學的三學與所成就的三種樂,進一步說明遠離二邊,得中道具足。

是伏解脫道,遠離二邊,得中道具足。
這樣的趨向於解脫道,遠離極端的苦樂二邊,獲得中道具足。

以此戒善除諸欲著,於無過樂,情生欣樂;
藉由此戒善除去諸種欲著,也就是遠離沉溺於極端欲樂的樂邊,於以戒善除去諸種欲著的所成就的無過樂,能於情意上生起欣樂。

以定除身羸,於寂滅樂而增喜樂;
藉由定除去身體的羸困,也就是遠離於自身苦行的極端苦邊,於以定除去身體羸困所成就的寂滅樂,從而增加喜樂。

以慧分別四諦,中道具足,於正覺樂,深懷愛樂。
藉由慧分別四聖諦,圓滿以智為本的中道行。於以慧分別四諦,圓滿中道所成就的正覺樂,深刻地懷有愛樂。

如是遠離二邊,得中道具足。
如此,藉由戒、定、慧的修習,能夠遠離極端的苦樂二邊,得中道具足。

那麼,此處所成就的三種樂,與「五解脫」又有何關係?
若以「五解脫來說,此處可對應「猗解脫」的意趣,說明藉由修習戒、定、慧於得果時所經驗到的樂受,而這些樂受是源自於以戒、定、慧遠離極端的苦樂二邊,圓滿中道行。

又,以三種善伏道,謂初、中、後善……

又,以三種善伏道,謂初、中、後善。以戒為初,以定為中,以慧為後。

上述說明的是藉由三學的修習,成就各別的三種清淨。接著要說明的是戒、定、慧的次第,也就是以戒為始,以慧為終的修學次第。

又,以三種善來趨向於解脫道,也就是所謂的初、中、後善。其中,以戒為初,以定為中,以慧為後。

云何「戒為初善」?有精進人成就不退,以不退故喜,以喜故踊躍,以踊躍故身猗,以身猗故樂,以樂故心定,此謂「初善」。
什麼是以戒為初善呢?有精進持善戒者成就不悔(avippaṭisāra;此處「不退應作不悔來理解)。由於不悔而生起喜(pāmojja,歡悅)。由於喜而生起踴躍(pīti ,喜)。由於踴躍而身輕安(passaddha)。由於身輕安而生起樂(sukha)。由於樂而心便得定(samādhi)。這就稱為「初善」。


「定為中善」者,以定如實知見,此謂「中善」。
所謂「以定為中善」,是指藉由定如實知見(yathābhūtañāṇadassana,如實智見)。這就稱為「中善」。

「慧為後善」者,已如實知見〔故〕厭患。以厭患故離欲,以離欲故解脫,以解脫故成自知。 
所謂「以慧為後善」,是指已經如實知見,所以產生厭患(nibbida)。由於厭患而離欲(virāga),由於離欲而解脫(vimutti),由於解脫而能夠自己了知(解脫知見,vimuttiñāṇadassana):「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辦,不更受有」。


如是成就三善道。
像這樣,藉由以戒為初,以定為中,以慧為後的三種善而成就三種善道,即是趨向於解脫道。此以戒為始,以慧為終的修學次第出自《增支部》(A. V. 312)的教導,也可參考《中阿含》(T01, 485c10-18)。順帶一提,《清淨道論》雖也有提到初中後三種善來闡明三種善教,然內容不一致。


那麼,這三種善與「五解脫」又有何關係?
若以「五解脫來說,初善可對應修定階位的伏解脫」,也就是鎮伏五蓋獲得禪定的過程。中善可對應修觀階位的「彼分解脫」,也就是於達分定的基礎上如實知見。後善可對應「斷解脫」(道)、「猗解脫」(果)「離解脫」(涅槃)的過程



以三種學,成就清淨,所謂戒清淨、心清淨、見清淨

以三種學,成就清淨,所謂戒清淨、心清淨、見清淨 。於是,戒,是「戒清淨」;定,是「心清淨」;慧,是「見清淨」。

藉由修習戒、定、慧這三種學,行者可成就三種清淨,也就是所謂的戒清淨、心清淨、見清淨 。如此,三種學與三種清淨的對應關係就是:若修習戒,所成就的清淨即是「戒清淨」。若修習定,成就的清淨即是「心清淨」;若修習慧,成就的清淨即是「見清淨」。

對於這三種清淨,《清淨道論》(Vism. 587)簡要地說明為:「戒清淨」是別解脫律儀等四種非常清淨的戒。「心清淨」是與近行〔定〕和八等至。如實見名色即為「見清淨」。

以下,《解脫道論》提出兩種解釋來說明這三種清淨。

戒者,洗犯戒垢,〔此謂「戒清淨」〕;定洗纏垢,是謂「心清淨」;慧除無知垢,此謂「見清淨」。

戒洗滌犯戒所造成的污垢,這就稱為「戒清淨」。定洗滌纏所造成的污垢,這就稱為「心清淨」;(pariyuṭṭhāna),有污濁、穢惡的意思,是煩惱的異名。雖然在《解脫道論》沒有具體內容的說明,但一般是指煩惱於當下現起作用的狀態。慧除去無知垢,這就稱為「見清淨」。

復次,戒除惡業垢,定除纏垢,慧除使垢。
復次,戒除去惡業的垢,定除去纏的垢,慧除去使的垢。使(anusaya),或譯為隨眠」,是指煩惱潛在狀態。《解脫道論》之後有談到七種使(欲染使、瞋恚使、慢使、見使、疑使、有欲使、無明使),這待後面再作說明。若除去這些相對應的垢,即是三種清淨。

如是以三清淨,是伏解脫道。
像這樣,以修習三學所成就的三種清淨,即是趨向於解脫道。

那麼,這三種清淨與「五解脫」的關係又是如何?
若以「五解脫」來說,心清淨可對應「伏解脫」的意趣,也就是藉由修習定來鎮伏諸蓋。
至於見清淨,則可分別說明。也就是,若說慧除無知垢,可對應屬於修觀階位的「彼分解脫」,也即是以達分定來解脫諸見。若說慧除使垢,則可對應屬於道智階位的「斷解脫」,如在〈分別諦品〉所說,以須陀洹道滅見使、疑使;以阿那含道滅欲染使、瞋恚使;以阿羅漢道滅慢使、有使、無明使。






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

問:「學」者,何義?

問:「學」者,何義?
答:
學「可學」;學「增上學」;學「無學」,名「學」。

上來主要是分別三學與三增上學。也就是,說明「增上」(adhi)在戒定慧三學的意思。現在要說明「學」(sikkhā)的意思。一般而言,「學」有學習、訓練的意思,《解脫道論》又是如何來說明的呢?

問,所謂的「學」,是什麼意思?
答:學習應該學習的戒定慧三學;進一步,學習三增上學;從而進展學習至無學(阿羅漢果),這些才是所謂「學」的整體意思。

如是學此「三學」,謂「伏解脫道」。
這樣子來修學這三種學(可學、增上學、無學),才可稱為是趨向解脫道。
云何「慧學、〔增上慧學〕」?
謂「世間智」,是名「慧學」;四諦相似智及道智,是謂「增上慧學」。

最後來說明「慧學」與「增上慧學」。

什麼是慧學、增上慧學呢?
「世間智」,是名「慧學」;四諦相似智以及道智,是「增上慧學」。所謂四諦相似智」,是諦隨順智(saccānuloma-ñāṇa),是解脫道論》八種觀智之一,主要是見五蘊無常、苦、無我所獲得的智。《清淨道論》將隨順智具體解釋為隨順於前面的八觀智(生滅隨觀智至行捨智)以及隨順於後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之智。道智」,是指四種道智。這些內容會在〈分別諦品〉中詳細說明。
簡要地說,這裡以世間或出世間(或趨向出世間)之智來區分慧學與增上慧學。

如世尊為鈍根人說增上戒學,為中根人說增上心學,為利根人說增上慧學。
若要說這三增上學與眾生學習根器的關係,就如世尊為鈍根之人宣說增上戒學,為中根之人宣說增上心學,為利根之人宣說增上慧學。

問:云何「心學」?……

問:云何「心學」?答:所謂「欲定 」。
問:云何「增上心學」?答:色定及無色定,此謂「增上心學」。

現在要說明「心學」與「增上心學」。此處,論主提出兩種解釋。

問:什麼是「心學」?答:所謂的欲界定,「心學」。欲界定,是指一切的近行定。

問:什麼是「增上心學」?答:色界定以及無色界定,這就稱為「增上心學」。色界定,是指四禪。無色界定,是指空無邊處至非想非非想處四種禪定。
簡要地說,這是依三界來分別心學與增上心學。

復次,有相定,「心學」;達分定及道定 ,是謂「增上心學」
復次,有相的定,是「心學」;達分定與道定,是「增上心學」。達分定」,是伴隨著厭離作用的想與作意生起的定。「道定」,是與道智相應的定,在《解脫道論》說明為導向涅槃而不導向輪廻(為滅不為起)的定。若是如此,「有相定」,可以說是其餘相對於達分定的退分、住分、勝分的定。
簡要地說,這是以是否生起厭離的定,或是斷煩惱的定來區分心學與增上心學。

問:云何「戒學、〔增上戒學〕」?

問:云何「戒學、〔增上戒學〕」?
答:


接下來要一一分別解釋三學與三增上學的不同。有關戒學與戒增上學,論主提出了兩種解釋。

問:什麼是戒學、增上戒學?
答:

謂「有相戒」,是名「戒學」;謂「達分戒 」,是「增上戒學」。
所謂戒學,是指有相的戒。所謂增上戒學是指達分戒。在《解脫道論》〈分別戒品〉戒的種類,提到四種戒的分別,即退分、住分、勝分、達分。「達分戒」,簡要地說,是致力於厭離(nibbida)之人的戒。相對於此,「有相戒」應該就是指其餘的三種戒,也就是退分戒、住分戒、勝分戒。這些詳細的內容〈分別戒品〉再作說明。
簡要地說,這是以是否生起厭離的戒來區分戒學與增上學。

復次,凡夫戒,是名「戒學」;聖戒是「增上戒學」。
復次,屬於凡夫的戒,名為「戒學」。屬於聖者的戒,是「增上戒學」。這在〈分別戒品〉即是世戒與出世戒。
簡要地說,這是以凡聖來區別戒學與增上學。

是伏解脫道,當學三學,謂增上戒學、增上心學、增上慧學 。

是伏解脫道,當學三學,謂增上戒學、增上心學、增上慧學 。
凡趨向於解脫道,他當修學習三學,即所謂的增上戒學、增上心學、增上慧學 。「增上」(adhi),有在此之上,或者有力的意思。有關此三增上學,論主在以下提出兩種說明。

有戒,有增上戒學。有定,有增上心學。有慧,有增上慧學 。
若人有戒,就有增上戒學。若人有定,就有增上心學。若人有慧,就有增上慧學。
這是單純地說明戒、定、慧的三學即是三增上學。

復次,有戒,戒學;有戒,增上戒學。有定,心學;有定, 增上心學。有慧,慧學;有慧,增上慧學。 
復次,有的戒是戒學,有的戒是增上戒學。有的定是心學,有的定是增上心學。有的慧是慧學,有的慧是增上慧學。
這是將戒、定、慧的三學三增上學嚴格地區分開來。

是伏解脫道,三陰成滿。何等為三?謂戒陰、定陰、慧陰。

是伏解脫道,三陰成滿。何等為三?謂戒陰、定陰、慧陰。

凡趨向於解脫道,他將圓滿三種陰。是哪三種陰呢?是戒陰、定陰、慧陰。在此,「伏」並非上述所說鎮伏的意思,而是趨向的意思。而(khandha,蘊)有聚集、集合的意思。這些戒陰、定陰、慧陰,在加上解脫陰、解脫知見,即被稱為「五分法身」,屬於法處或法界所攝。若以四聖諦分別,即屬於道諦的部分。

道諦,在佛法的修學中,除了有戒、定、慧三學的次第說明,還有以八正道以及三十七道品來說明。古德也曾概要性地將道品的要素收攝為十法(信、勤、念、定、慧、尋思、戒、喜、捨、輕安)。

三學與八正道的含攝關係又是如何?將八正道含攝於三陰中,出自《中部》(M. I. 301),提到「毘舍佉學友!非以八支聖道來含攝三蘊。毘舍佉友!以三蘊來含攝八支聖道。毘舍佉友!正語、正業、正命三法被含攝於戒蘊中。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三法被含攝於定蘊中。正見、正思惟二法被含攝於慧蘊中。

以下,論主要說明八正道以及同類的道品分別收攝於戒陰、定陰、慧陰的項目。


云何「戒陰」?正語、正業、正命及種類戒陰所攝,或種種戒功德聚[1]。
什麼是「戒陰」?八正道裡的正語、正業、正命,由於同種類的原故,所以為戒陰所攝。或者種種的戒功德聚。這些都是「戒陰」。

《清淨道論》對於「種類戒陰所攝,解釋為:由於正語等與戒是同種類sajāti,同族、同階級,所以被含攝於戒陰。此處的「及」並非一般所理解的以及,是介詞猶跟、同」(巴利文sa意為共、有、同的意思。



云何「定陰」?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及種類定陰所攝,或種種定功德聚。
什麼是「定陰」?八正道裡的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,由於同種類的原故,所以為定陰所攝。或者種種定功德聚。這些都是「定陰」。其他的種種定功德,如道品裡的四神足、定根、定力、定覺支。

順帶一提,《清淨道論》對此解釋為:定是依其同種類而含攝於定蘊中,精進與念則依其作用而含攝於定蘊中。


云何「慧陰」?正見、正思惟及種類〔慧陰〕所攝,或種種慧功德聚。
什麼是「慧陰」?八正道裡的正見、正思惟,由於由於同種類的原故,所以為慧陰所攝。或者種種慧功德聚。這些都是慧陰」。其他的種種慧功德聚,如道品裡的四念處,慧根,慧力,擇法覺支。

順帶一提,《清淨道論》對此解釋為:正見是依同種類而被含攝於慧蘊中,正思惟則依輔助的作用而含攝於慧蘊中。


此三陰成滿。
若人趨向於解脫道論,也意即圓滿這三種陰。





[1]《大正藏》記載為種類所攝或戒陰種種戒功德聚」,擬為種類戒陰所攝或種種戒功德聚」。

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

何以故?解脫……

何以故?
解脫,是因如佛所說:「若有眾生塵勞微細,不聞法故終亦退轉。 」又如佛說:「諸比丘!有二因、二緣,能生正見。云何為二?一、從他聞,二、自正念。 」
是故說解脫〔道〕。

這是為什麼呢?想要獲得解脫,其原因就像佛陀在《相應部》(S. I. 105f)所說:「雖然有些有情塵垢很少,但因為不聞法,所以最終也會退轉。 」又如佛陀在《增支部》(A. I. 87)所說:「諸比丘!有二種因、二種緣能夠生起正見。是哪兩種呢?一、從他人聽聞佛法,二、自己正確適當地思念。 」「自正念」,在此是指如理作意(yoniso-manasikāra )的意思。因此,對於這些「不曾聽聞過解脫」的人宣說解脫的方法。


此處是說明為何不曾聞過解脫無法達至解脫的原因。簡要地說,不聞法會導致退轉,而聞法能夠生起正見。論主在此強調聞法的重要性。

「不伏解脫」者,為生厭離,故說解脫〔道〕。
為了令那些「無法鎮伏諸蓋而解脫」的人生起厭離,也就使之能夠捨棄五蓋,所以宣說解脫的方法

「不正伏解脫」者,為除不正道,為得禪、解脫,故說解脫道。
有的人雖能夠生起厭離五蓋的心,然而鎮伏諸五蓋的方法或許不正確。為了令那些「無法正確地鎮伏諸蓋而解脫」的人除去不正確的方法,以及為了使之獲得屬於定的四禪、八解脫等,所以宣說解脫的方法。

如遠行人得善示導。
這就像遠行他國之人獲得很好的啟示開導一樣。

「解脫道者,我今當說」:

「解脫道者,我今當說」:
問:何用說解脫道?
答:有善人樂得解脫,
不聞說解脫故。
又,不伏解脫故。 
又,不正伏解脫故。


論主接著解釋「這些解脫道的內容,我現在要開始說明」。這一句可對應之前說明造論原因的「此解脫道,我今當說」。接下來,論主要指出因為三種情況而必須要說明解脫道。

問:為何需要說明解脫道?
答:這是因為有的善人樂於獲得解脫,但是卻不曾聽聞過解脫。又,有的善人無法鎮伏諸蓋而獲得解脫。又,有的善人無法正確地鎮伏諸蓋而獲得解脫。


如盲人無導獨遊遠國,唯嬰眾苦不得解脫,欲得解脫而無所因。
這三種情況(不聞說解脫、不伏解脫、不正伏解脫)就像盲人在沒有導遊的情形下獨自遊歷遠方的國土,那只有遭受痛苦而不得解脫,雖然想要獲得解脫之果,卻沒有掌握獲得解脫的原因。


新增說明文字

此解脫「道」,為得解脫。……

此解脫「道」,為得解脫。是具足道,以戒、定、慧,謂「解脫道」。
「道」(magga),除了有路徑、道路的意思,也有方法、方便的意思。就如《清淨道論》說明:所謂『道』是指至彼〔清淨道〕的方便(upāya)。此處要表達的是:修習此解脫的道(方便),是為了獲得解脫。而圓滿此解脫道路,其方法是藉由戒、定、慧三學的修習,這就稱為「解脫道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