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

(7)以相攝【bsdu ba = *saṅgaha】


7)以相攝

問:云何「以相攝」
答:四種相攝:陰相攝、入相攝、界相攝、諦相攝。於是,
問:什麼是「以相攝」?
答:有四種相攝,即:陰相攝、入相攝、界相攝、諦相攝。於是,

A、陰相攝

[1]無明、行、觸、愛、取、有,行陰所攝。
[2]識,識陰所攝。
[3]名色,四陰所攝
[4]六入,二陰所攝。
[5]受,受陰所攝。
[6]生、老死,色陰所攝及行陰所攝。

  1. 無明、行、觸、愛、取、有,為行陰所攝。
  2. 識,為識陰所攝。
  3. 名色,為四陰(Sav=五陰)所攝。Vism. 562:受等的三蘊為「名」。(色)即屬於自身相續的四大種、六所依及命根,如是當知「大種、所依等為色」。那名、色及名色所綜合的「名色」
  4. 六入,為二陰(色與識陰)所攝。
  5. 受,為受陰所攝。
  6. 生、老死,為色陰及行陰所攝。

B、入相攝

[1]無明、行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,法入所攝。
[2]識,意入所攝。
[3]名色,五內入所攝
[4]六入,六內入所攝。

  1. 無明、行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,為法入所攝。
  2. 識,為意入所攝。
  3. 名色,為五內入Sav=名色為意處、法處、五外處所攝)所攝。
  4.   此處根據Sav或許為「五外入」。但Vism. 562說明名=三蘊,色=四大種、六所依、命根),所以五內入+法入
  5. Sav認為名色是五蘊所攝,所以或許因此此處加入意處。
  6. 六入,為六內入所攝。

C、界相攝

[1]無明、行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,法界所攝。
[2]識,意識界所攝。
[3]名色,五界所攝
[4]六入,十二界[6] 所攝。

  1. 無明、行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,為法界所攝。
  2. 識,為意識界所攝。
  3. 名色,為五界(Sav=七界:色界、聲界、香界、味界、觸界、意界、法界)所攝。若是如此,《解脫道論》的五界或許是:色界、聲界、香界、味界、觸界。
  4. 六入,為十二界(Sav=眼界、耳界、鼻界、舌界、身界、意界、眼識界、耳識界、鼻識界、舌識界、身識界、意識界。)所攝。

D、諦相攝

[1]無明、愛、取,集諦[7] 所攝。
[2]餘九,苦諦所攝。
[3]出世因緣道分,道諦所攝
[4]因緣滅,滅諦所攝。
如是「以相攝」可知。
如是以行,因緣方便可知,此謂「因緣方便」。(因緣方便已竟)

  1. 無明、愛、取,為集諦所攝。
  2. 餘九,為苦諦所攝。
  3. 出世因緣道分,為道諦所攝[9]。在Sav記載為十支,即:信、喜、喜悅、輕安、樂、三昧、如實知見、怖畏、離欲、解脫。
  4. 因緣滅,為滅諦所攝。
如是「以相攝」可知。
如是以這些行相可了知因緣的方便,這稱為「因緣方便」。(因緣方便已竟)



[6]《大正藏》作「十二諦」,擬為「十二界」。
[7]《大正藏》作「十諦」,擬為「集諦」。


(6)以分別【rnam par dbye ba = *vibhatta】


6)以分別

問:云何「以分別」
答:
問:什麼是「以分別」?
答:

A、二種因緣

二種因緣:世間因緣及出世因緣。於是,
有二種因緣,即:世間因緣及出世間因緣。於是,

A)世間因緣
無明所初,是「世〔間〕因緣」。
以無明為始,乃至老死,是「世間因緣」。

B)出世因緣
問:云何「出世因緣」?
答:
苦、依苦信、依信喜、依喜踊躍、依踊躍猗[2] 、依猗樂、依樂定、依定如實知見、依如實知見厭患、依厭患無欲、依無欲解脫、依解脫滅智,此謂「出世因緣」
問:什麼是「出世因緣」?
答:苦,以苦為緣的信,以信為緣的喜、以喜為緣的喜悅、以喜悅為緣的輕安、以輕安為緣的樂、以樂為緣的定、以定為緣的如實知見、以如實知見為緣的厭患、以厭患為緣的離欲、以離欲為緣的解脫、以解脫為緣的滅智,這稱為「出世因緣」。

B、四種因緣

復說四種因緣:業煩惱為因、種為因、有作、共業為因。
又說有四種因緣,即:以業、煩惱為因,以種子為因,顯現有作,以共業為因;的因緣。

A)業煩惱為因
問:云何「業煩惱為因」?答:無明所初。
問:什麼是「以業、煩惱為因」的因緣?答:以無明為始流轉生死的因緣。

B)種為因
云何「種為因」?如種、芽[4] 相續。
什麼是「以種子為因」的因緣?就如種、芽相續的因緣。

C)有作
云何「有作」?如化色。
什麼是「有作」?是所化作的色(藏 sprul pa’i gzugs = *nimmita-rūpa


D)共業
云何「共業為因」?
什麼是「以共業(藏   thun mong gi las=*sādhāraṇa-kamma)為因」的因緣?

[1]如地、雪山、海、日、月。
如地、雪山、海、日、月。

[2]復有說:非此共業因。是諸色,心法、時節為因,無有共業。如世尊說偈:「業不與他共,是藏他不偷;人所作功德,其自得善報。
又有的說:並非是以此共業為因。那些諸色,是以心法、時節為因,沒有共業。就如世尊說的偈頌:業不與他人共,就像藏起來的財物,他人無法偷走;對於某人所作的功德,只有自己能夠獲得善報。

如是「〔以〕分別」可知。
如是「以分別」可知。





[2] p. 451, [9] 倚=猗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*應為「猗」。
[4] p. 450, [4-3] 牙=芽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*應為「芽」。




(5)以牽【tshul lugs = *nayanīti】


5)以牽

云何「以牽」
二牽,所謂「無明所初」及「老死所初」。於是,
下來要說明「以牽」,即導入道理的方法(tshul lugs = *nayanīti;)

什麼是「以牽」?
答:有兩種牽(導入),即:「以無明為始」及「以老死為始」的導入。

A、次第

[1]問:云何「無明所初」?答:是「說次第」。
[2]云何「老死所初」?是「度次第」。
  1. 問:什麼是「以無明為始」?答:是「說次第」。也就是說明流轉生死的次第:以無明為緣而有行,乃至老死,愁、悲、苦、憂、惱等當生起的次第。
  2. 什麼是「以老死為始」?是「度次第」。也就是超越流轉生死的次第:「藉由老死的滅,生滅,藉由生的滅,『有』滅」這二種,乃至「藉由行的滅,無明滅」。

B、邊際

[1]復次,「無明所初」,是有邊際面,「未來知」道。
[2]「老死所初」者,〔是〕初邊際面,「過去知」道。
如是「以牽」可知。
復次,「以無明為始」,是以後際邊為入口(出發點),即了解未來部分之道。
「以老死為始」,是以前際邊為入口(出發點),,即了解過去部分之道。
如是「以牽」可知。



(4)以輪【’khor lo = *cakka】


4)以輪

云何「以輪」
無明緣行,行緣識,乃至生緣老死,如是皆苦陰起。於此,皆苦陰無知,此謂「無明」;「無明緣行者」復。
如是「以輪」可知。
什麼是「以輪」?
無明緣行,行緣識,乃至生緣老死,如此皆是苦陰的集起。於此,對於這些苦陰無知,這稱為「無明」;如此,「無明緣行」等再次重複轉動。
如是「以輪」可知。






(3)以二十行【rnam pa = *ākāra】


3)以二十行

問:云何「以二十行」?
答:

下來是說明「以二十行」。此處的行是指行相(rnam pa = *ākāra)。先說明二十四法,再引用《無礙解道》成二十法。

問:什麼是「以二十行」?
答:

A、二十四法

[1]以取無明,過去愛及取,以煩惱相成所取。
若取無明,則以煩惱為相,可含攝過去的愛與取。

[2]以取行,過去有,以業相成所取。
若取行,則以業為相,可含攝過去有。

[3]以取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,現在生及老死,以果報相成所取。[2] 
若取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,以果報為相,可含攝現在生及老死。

[4]以取愛、取,現在〔無明〕[3] ,以煩惱相成所取。
若取愛、取,則以煩惱為相,可含攝現在無明。

[5]以取有,現在行,以業相成所取。
若取有,則以業為相,可含攝行。

[6]以取生、老死,未來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,〔以果報相〕[4] 成所取。
若取生、老死,則以果報為相,可含攝未來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。

B、成二十行

此二十四法,以取其成就,成二十,如《阿毘曇》所說:「
此二十四法,若含攝全部,則成二十,如《阿毘曇》所說:「

A)過去五因(業轉)
於初業有,癡是無明、聚是行、著是愛、覓是取、思是有。〔此五法於過去業有,為於此生時緣。〕【無明、行、愛、取、有】
於過去業有的愚昧是無明。遂行是行。慾望是可愛。接近是取。思是有。於過去業有的這些五法,是為了此世結生的緣。

B)現在五果(異熟轉)
〔於此生時識、度是名色、清淨是入、所觸是觸、取是受〕。此五法於此生有,初所作業是其緣。【識、名色、六人、觸、受】
於此世的結生是識。入胎是名色。淨是處。所觸是觸。所感受的是受。於此世的起有之這些五法,是在之前依於已作業的緣之〔果〕。

C)現在五因(業轉)
不了諸[7] 入,癡是無明、聚是行、著是愛、覓是取、思是有。此五法於此業有,為未來生時緣【無明、行、愛、取、有】
於此世的成熟處〔生起的〕愚昧是無明。遂行是行。慾望是渴愛。接近是取。思是有。於此世的這些五法,是為了於後世結生的緣。
值得注意:《大正藏》作「不了識入」。Pṭs. I. 152Idha paripakkattā āyatanānaṃ moho avijjā(於此世的成熟處〔生起的〕愚昧是無明)。Sav:「在此世,藉由與處等-完全地成熟……(’dir skye mched la sogs pa rnams yongs su smin pas)」。從巴利原文或是藏語的翻譯,可以理解「識」是「諸」的訛誤。然而如此,即使改為「不了諸入」,依舊不曉得「不了」的意義。

D)未來五果(異熟轉)
未來生時識、度是名色、清淨是入、所觸是觸、取是受。此五法[9] 於未來生有,於此所作業是其緣。」【識、名色、六人、觸、受】
於後世的結生是識。入胎是名色。淨是處。所觸是觸。所感受的是受。於後世的這些五法,是依於此世已造的業緣之〔果〕。

如是「以二十行」可知。
如是「以二十行」可知。





[2]《大正藏》作「現在以果報相生成所取」,擬為「現在生及老死,以果報相成所取」。參考Sav「若取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感受,則含攝現在生與老死,成為以異熟為特徵之行相
[3] Sav「若取渴愛與取著,含攝現在的無明,成為以煩惱為特徵之行相」。今據此補上「無明」二字。
[4] Sav「若取生、老死,則含攝未來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感受,成為以異熟為特徵之行相
[7] p. 451, [8] 識=諸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;應為「諸」。「入」,應該為「入」(āyatanānaṃ)。
[9]《大正藏》作「二法」,擬為「五法」。Sav「……即此等五法,在此世的業有,對於未來的結生而言,成為緣。」



(四)因緣方便/ 2、以七行可知因緣/ (1)以三節【ti-sandhi;結節= mtshams】


2、以七行可知因緣

復次,此因緣以七行可知。如是[1]以三節、[2]以四略、[3]以二十行、[4]以輪、[5]以牽、[6]以分別、[7]以相攝。
復次,可藉由七行來了知此因緣。如是如是[1]以三節、[2]以四略、[3]以二十行、[4]以輪、[5]以牽、[6]以分別、[7]以相攝。


1)以三節

云何以三節
什麼是以三結?
三節(*ti-sandhi;結節= mtshams)。

A、間節
[1]諸行及識,其間第一節。
[2]受及愛,彼間第二節。
[3]有及生,彼間第三節。

  1. 諸行與識之間是第一節。
  2. 受與愛之間是第二節。
  3. 有與生之間是第三節。

B、緣
於過去,以業、煩惱,緣現在果報,是第一節。
以現在果報,緣現在煩惱,〔是〕第二節。
以現在煩惱,緣未來果報,〔是〕第三節。

  1. 於過去,以業以及煩惱,緣此而有現在果報,這是第一節。
  2. 以現在果報,緣此而有現在煩惱,這是第二節。
  3. 以現在煩惱,緣此而有未來果報,這是第三節。

C、因果節、有節
第一及第三〔節〕,因果節及有節。
第二節,果因節,非有節。

  1. 所以,第一以及第三節,是因果節以及有節。
  2. 第二節,是果因節以及非有節。

A)「有節」義

「有節」者,何義?
答:終無間未度陰、入、界,以初業、煩惱緣故,於諸趣更有生。此謂「有生節」。
有節(藏 srid pa’i ’tshams;巴bhava-sandhi),是什麼意思?
答:死後仍未無間轉移的陰、入、界,以過去業以及煩惱為緣之故,於諸趣再有(藏yang srid = *punabbhava)。這稱為「有生節」。

B)成有節
問:云何成〔有節〕?
答:
接下來說明有節的形成,即死亡與再生的過程。
問:有節是如何形成的?
答:

a、死亡
彼入無明、愛相應,以造功德、惡業凡夫,彼於此時,謂「死」:
以死受苦,臥置死人處。不見此世,不見彼世,失念、不得念。
是時,受生苦,意念、智成退,身勇猛成退,諸根漸漸失。
從身,或上、或下,命根失;燥失,如多羅葉燥。
彼陷入無明、與貪愛相應,這些以此無明、貪愛造作功德、惡業的凡夫,這時候,他們於以下的狀況稱為「死」:因為將要死去,所以感受到苦,躺臥在死亡界限的入口處。此時,臨終者不見這一生,也不見下一世,他失去正念,無法保持正念。
這時候,感受到生存的苦,不僅意念以及思考退失,身體的精力也退失,且諸根的作用也漸漸消失。從身體的上部或下部,命根開始消失。命根乾枯般地消失,就像多羅葉(tāla-patta)的乾燥一般。

b、死亡之相
於此時,如眠夢,以業[6] 四法起:[1]業、[2]業相、[3]趣、[4]趣相。
此時就像在睡眠的夢一樣,因為業而四法生起,即:[1]業、[2]業相、[3]趣、[4]趣相。

a)業
云何「業」?
是其所造,或功德、或非功德;或重、或輕;或多、或少;如近、其初所造,彼業即起
什麼是「業」?
臨終者生前所造的業,福或非福;或重、或輕;或多、或少;或近或以前所造作的,這些業當現起。





[6] p. 451, [2] 葉=業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;擬為「業」。Sav「爾時,就像在夢中,業的四法顯現在前。即:業、業相、趣、趣相」。


「多羅葉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b)業相
「業相」者,彼處所依造業,彼處即起。業伴侶,業相起。彼於時,或如現作業。
「業相」,是藉由某些事物(處,dngos po = *vatthu)來造業,這些事物當現起。這些事物是業的伴侶,業相生起。臨終者於此時,就如正在造業。

c)趣
「趣」者,以功德緣,善趣起。以非功德緣,惡趣起。
趣,以功德為緣,善趣顯現於面前。以非功德為緣,惡趣顯現於面前。

d)趣相
名「趣相」者,
趣相,
I、胎生
入胎時,三事和合得生
在入胎時,三事和合的趣相顯現。三事,是指父母交會、母親的經水、乾達婆(香陰)現前。
II、化生
「化生者,依處處生,是其所生處起,或宮殿、或坐處,或山、或樹、或江,隨其趣及共趣相[2] 起。彼於此時,〔或〕往彼,或倚、或坐、或臥,〔或〕見彼、或取。
化生,臨終者依於各種將投生的處所之趣相顯現,或宮殿、或坐處,或山、或樹、或江,隨著將要投生的趣以及共有的趣相顯現。臨終者於此時,或往這些地方去,或倚、或坐、或臥,或看見這些趣相,或執取這些趣相。




[2]《大正藏》作取相」,擬為趣相」。


c、死亡與結生
a)從死亡至結生
I、速行心
彼於此時,初所造業及業相,或趣及趣相作事,以速心,現起、滅。
臨終者於此時,以之前所造的業以及業相,或者趣以及趣相為所緣,以速心現起、滅去。

II、終心
命終去,速心無間共命根滅,成終〔心〕
到了臨命終時,速心無間地與命根一起滅去,終心*cuti-citta,死亡心)生起。

附帶一提:
1.         終心(死亡心)它所識知的目標是與在同一世裡的結生心及有分心的目標相同。臨死速行的目標過後即會成為下一世結生心、有分心與死亡心的目標。
2.         最後一個心的死亡心即生起,執行死亡的作用。在死亡心滅盡時,命根亦被切斷。此後身體即只剩下一堆無生命的時節生色,直到死屍毀壞成灰為止。

III、起結生心
終心無間次第,以速心起,唯彼業,或彼業相。或趣[2] 、或趣相[3] 作事,果報心處度於後有,如燈燃燈,如從火珠出火。彼節心[4] 起故,如伴侶。[5] 
終心無間次第滅去,此時果報心處(結生、有分心)唯有以上一世於速行現起的業、業相,或者趣、趣相為所緣,度往下一生的後有。這個過程就如從燈燃燈,如從火珠出火。彼有節的心(結生心)生起故,如伴侶把兩世連接起來。

b)所起色法
I、三十色成起
於母腹,依父母不淨,三十色業所成成起:處、身、有十。
於結生心的生剎那,於母胎,依父母不淨,只有業所成(*kammasamuṭṭhāna)三十色(即:處、身、有十)生起。

II、四十六色成起
彼於老剎那,無心過節〔色〕,四十六色成起:業所造三十,食、〔時〕節所成二色及八。
彼結生心於老剎那(=住時),沒有產生心生色(=無心過節色),而四十六色生起,即:業所成三十,食、時節所成的二類色各及至八(兩類色各及至八=16色);16+30=46色。

III、五十四色成起
無心過節色,於老剎那,共第二心,五十四色成起:業所成三十,食、時、〔心〕所成三色及八。
這些仍未於結生時老剎那(=住時)生起的心生色(=無心過節色),於有分心的生剎那生起(=共第二心),而五十四色生起,即:業所成三十,食、時節、心所成的三類色各及至八(三類色各及至八=24色);24+30=54色。


如是起識緣名色,名色緣識。如是「成有節」。
如是現起的識緣名色,名色緣識。如是「成有節」。

於是,「以[8] 三節」可知。
於是,「以三節」可知



[2] p. 451, [4] 趣=起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
[3]《大正藏》作「取相,擬為趣相」(* gatinimitta
[8] p. 451, [7] 成=以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;擬為「以」。

「生與死」的圖片搜尋結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