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

1、釋「因緣方便」/(4)分別


4)分別

下來是要分別有關十二緣起的。論主提出十二問題。
問:彼十二因緣分,[1]幾名煩惱?[2]幾名業?[3]幾果報?[4]幾過去?[5]幾未來?[6]幾現在?[7]幾因緣?[8]幾已起?[9]云何因緣?[10]云何因緣法?[11]此二何差別?[12]何因緣深[1] 性?
答:
問:這些十二因緣支,
  1. 有幾支是煩惱?
  2. 有幾支是業?
  3. 有幾支是果報?
  4. 有幾支是過去?
  5. 有幾支是未來?
  6. 有幾支是現在?
  7. 有幾支是因緣?
  8. 有幾支是因緣所生法?
  9. 什麼是因緣?
  10. 什麼是因緣所生法?
  11. 因緣與因緣所生法二者有何差別?
  12. 什麼是因緣的甚深性?

答:




[1] p. 450, [8] 染=深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*擬為「深」。Sav: 云何此緣起說深遠性zab mo nyid = *gambhīratā)?」。

「緣起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
AC煩惱、業、果報

三「煩惱」:無明、愛、取;二「業」:行、有;餘七「果報」。於是,
  1. 三支是「煩惱」,即:無明、愛、取;
  2. 二支是「業」,即:行、有;
  3. 其他七支是「果報」。於是,

A)煩惱=畫師色
名「煩惱」者,成因,為「有」,後「生」;如畫師色。
由於成為流轉主要原因,所以稱為「煩惱」。因為煩惱的原故,所以才造業為有」,之後才形成果報的「生」。如畫師的顏色的原料。

B)業=畫師色事
其事不自生;如畫師色事。
此事〔所造低劣或殊勝的業〕不會自己生起(也就是由煩惱所引起),如畫師彩繪的行事。

C)果報=種種色
煩惱令起,「有」緣得「生」;如種種色。
煩惱令起業有,緣「有」而有之後果報的「生」,如所彩繪出的種種顏色

DF過去、未來、現在

A)過去
二過去:無明及行。
二支屬於過去,即:無明及行。

B)未來
二未來:生、老死。
二支屬於未來,即:生、老死。

C)現在
餘八現在。
其餘的八支屬於現在。

如是以取三時,無始生死相續可知。
如此以取三時來理解十二支,可以了知無始生死相續。

GH十二因緣、已起

[1]「十二分因緣」者,不應說。
[2]除十二因緣,亦不應說。
  1. 不應說只有十二支因緣。這是因為緣起的支數,除了有十二支說,古來在《阿含經》也有所謂的五支說、十支說。
  2. 但是除了十二因緣,也不應說。若「約位」說的分位緣起(幾已起),除了此十二因緣也不應說;這是因為十二支說或許最能夠詳盡地說明了生死本源的緣起觀。


IJ因緣、因緣法

爾時,云何「因緣」?此十二法如次第、展轉因故,此謂「因緣」。
起十二因緣分,「已起法[1]」。
  1. 爾時,什麼是「因緣」?此十二法如此地按照次第、相互展轉為因的原故,所以稱為「因緣」。
  2. 已生起的十二緣起支,是「已起法」(緣已生法paṭiccasamuppannadhamma)。

K二法差別
「此二何差別」者:
[1]「因緣」者,「諸行異,非成就」不可說;「或有為、或無為」不應說。
[2]「已起[3] 因緣法」,〔諸行〕行已成就;有為。
此二法差別。
因緣與因緣所生法二者有何差別?
  1. 「因緣」,不應說:諸行不同,仍未成就。不應說:是有為或無為。
  2. 「已起因緣法」,諸行已經成就,並且是有為。

L、因緣深性
「何因緣深[4] 性」者,以是行,以是相,成無明、行緣,彼行、彼相、彼性,彼不他緣,聖人[5] 以慧眼[6] 通達。如是一切,此謂「因緣深性」。[7]
什麼是因緣生甚深性?以此相狀(rnam pa = *ākāra)與特徵(mdzan nyid = *lakkhaṇa)成為無明、行的緣,聖人以慧眼通達這些相狀、特徵、特性、相互的因緣。如此,所以這一切稱為「因緣深性」。





[3]《大正藏》作「以起」,應為「已起」。
[4] p. 450, [8-1] 染=深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*;擬為「深」。
[5]《大正藏》作「彼聖人不他緣,以慧眼通達」,擬為「彼不他緣聖人以慧眼通達」。
[6] p. 450, [9] 明=眼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;擬為「眼」。Savshes rab kyi spyan = *paññācakkhu = 慧眼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ã€Œå¿ƒå¦‚工畫師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