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

(1、釋「因緣方便」/(3)緣起


 (3)緣起

問:何故無明緣行?……何故生緣老死?
答:
問:為何無明緣行?乃至何故生緣老死?
答:

論主說明了兩種緣起,即:分位緣起 與   剎那緣起。以下先說明第一種。

A、分位緣起
A)法
a無明緣行
《解脫道論》此處分別說明分位緣起以及剎那緣起。首先是分位緣起。

於此,無聞[1] 凡夫於四諦不知故,五受陰長夜樂著「我物」,成彼所觸 :「此我物、此我身」。如是,「有」樂、著樂,和合為「有」思惟。彼思惟、使,非智所處,為得「有」,成住於「有」。如種在耕熟田,無彼識為「有」滅,此謂「無明緣行」。
於此,無聞凡夫因為對理解四諦,所以於長時間,執取五取蘊為「我之物」,最後貪著為:「此是我之物、此是我自身」(Sav還記載「我存在於此」)。

如此,因為對於「有」樂著、貪著,與「有」共同集起,並促使對「有」的思惟。這些(我物等)見解與這些對「有」的思惟、隨眠,皆因為完全不理解對象(不遍知)而獲得「有」,所以停滯於「有」。

這如善播種於耕熟田(Sav具有濕氣的大地)。

此時,沒有「有」滅的知。所以是「以無明為緣有行」。





[1] p. 450, [2] 間=聞【宋】【元】【明】【宮】;應為「聞」。Savthos pa dang mi ldan pa*assutavat;梵aśrutavat)。



b行緣識
彼無明所起行思,入「有」,著於有想[1] ,事成為聚。於轉「有」起相續識。於「有」隨心非斷,是故「行緣識」。
這些無明所生起的現行的思,入於有,著於有想,有想的觀念(事)不斷增長(成聚)。於轉起的「有」共同生起相續的結生識。心不斷地置於「有」,所以說「行緣識」。

c識緣名色
如除日,無光明住地增長。如是除識,無名色於母體[2] 住增長,如荻相猗 ,展轉相依,是故「識緣名色」。
譬如若沒有太陽,則光明也無法住於大地增長(Sav記載為即使光輝存在於大地,也毫無作用)。如此,若沒有識,則名色入母胎也無法增長。就像荻(naḷa)相互倚靠,展轉相互依存, 「識緣名色」。




[1]《大正藏》作「相」,擬為「想」。Sav「因為這些無知而生起現行的意思。依此,對「有」感到喜悅,入於「有」,擴大有想的觀念(見解),使與變異的「有」共結合的識生起。沒有斷絕將思惟置於這些「有」。所以,以行為緣有識。」
[2]《大正藏》作「無體」,擬為「體」。Savmngal = *gabbha(母胎)。

d名色緣六入

a)意入增長
依處,餘名共生起,意入增長。
依於處(vatthu),與其他名法共同生起,意入增長。

b)餘五入增長
依名,命、四大,及食、時緣,餘五入起增長。非餘此緣,是故「名色緣六入」。
依於名法,以命、四大、食、時為緣,其餘的五入生起。除此之外,別無其他的條件(緣),所以「名色緣六入」。

e六入緣觸
餘根、境界、識和合,起觸,是故「六入緣觸」。
各別不同的根、境界、識三種和合,生起觸,所以說「六入緣觸」。

f觸緣受
以觸受,或苦、或樂、或不苦不樂,非所觸,是故「觸緣受」。
以觸經驗或苦、或樂、或不苦不樂的感受,這些受非觸無法感受,所以說「觸緣受」。

g受緣愛
癡凡夫受樂成著,復更覓;受苦,彼對治覓樂;若受不苦不樂,受捨,是故「受緣愛」。
愚癡凡夫感受快樂而成貪著,更加以尋求;感受苦,便想對治苦而尋求樂。若感受不苦不樂,感受捨(Sav作:藉由不苦不樂的經驗,最終仍貪著地去感受。),所以說「受緣愛」。


h愛緣取
以渴愛急取愛處,是故「愛緣取」。
以渴愛更加急於逼迫地執取對象(愛處),所以是「愛緣取」。

i取緣有
彼有取作事為「有」種,是故「取緣有」。
伴隨著取著而所作的諸行形成「有」的種子,所以是「取緣有」。

j有緣生
以如業所勝,生於諸趣,是故「有〔緣〕生」。
藉由伴隨著相應於所造的不同業,生於諸趣,所以是「有緣生」。

k生緣老死
以生成老死,是故「生緣老死」。
藉由生而最終成老、死,所以是「生緣老死」。


B)法喻合
如穀為種緣,如是「無明緣行」可知。
如以稻穀為緣而有種子,如是「無明緣行」可知。

如種為芽緣,如是「行緣識」可知。
如以種子為緣而有芽,如是「行緣識」可知。

如芽為葉緣,如是「識緣名色」可知。
如以芽為緣而有葉,如是「識緣名色」可知。

如葉為枝緣,如是「名色緣六入」可知。
如以葉為緣而有枝,如是「名色緣六入」可知。

如枝為樹緣,如是「六入緣觸」可知。
如以枝為緣而有樹,如是「六入緣觸」可知。

如樹為花緣,如是「觸緣受」可知。
如以樹為緣而有花,如是「觸緣受」可知。

如花為汁緣,如是「受緣愛」可知。
如以花為緣而有汁(Sav=花串),如是「受緣愛」可知。

如汁為果緣[4],如是「愛緣取」可知。
如以汁(Sav=花串)為緣有果,如是「愛緣取」可知。

如果[5]為種緣,如是「取緣有」可知。
如以果為緣而有種子,如是「取緣有」可知。

如種為芽緣,如是「有緣生[6] 」可知。
如以種子為緣有芽,如是「有緣生」可知。




[4] 藏文為’brasbu=*phalaSav譬如(花)串與果實,有渴愛與取著。」此處,《大正藏》作如汁為」。
[5]《大正藏》作「米」,擬為「果」(’brasbu=*phala)。
[6]《大正藏》作「有如是緣生」,擬為「如是有緣生」。


C)結
a、前後際不可知
如是起種相續,如是前際不可知,後際亦不可知。
如是生無明為初因緣相續,其前際不可知,後際亦不可知。
就這樣,生起就像種子的相續,如此前際不可知,後際也不可知。
就這樣,生起以無明為始的緣起相續,前際決不被了知,後際不被了知。

b、無明緣
問:無明何緣?
答:
[1]唯無明為無明緣,使為纏緣,纏為使緣。初為初,後為後。
[2]復次,一切諸煩惱,成無明緣。如佛所說:「從漏集起,無明集。」
問:無明以何為緣?
答:
  1. 唯有無明是無明的緣。使是纏的緣,纏是隨眠的緣。在於Net. 79,記載:「無明是無明的因。非如理作意是緣。之前的無明是之後的無明之因。其中,所謂『之前的無明』是無明隨眠(avijjānusaya);所謂『之後的無明』是無明纏(avijjāpariyuṭṭhāna)。之前的無明隨眠成為為了之後無明纏的增大之因」。所以,「初為初,後為後」,是說明:前者的無明是指前者(使/隨眠),後者的無明是指後者(纏)。
  2. 又,一切諸煩惱成為無明的緣。就如佛所說:「由漏的聚集起,有無明的集起(āsavasamudayā avijjāsamudayo)」(M. I. 54)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