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此網誌

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

「離解脫」者,是無餘涅槃,此謂「離解脫」。

「離解脫」者,是無餘涅槃,此謂「離解脫」。
所謂「離解脫」,是指無餘依的涅槃,這即稱為「離解脫」。

「離」(nissaraṇa),是出離的意思,此處是指涅槃的離一切相,正如《分別論註》判此階段為「離一切相的涅槃」。「無餘(anupādisesa)涅槃」,當行者修習證得涅槃時,雖煩惱、業已經寂靜,然尚有餘依,也就是仍存在身體的諸蘊,這被稱為「有餘涅槃」。一旦他除去集因,捨斷業果,不但已生的諸蘊滅盡,於最後心以後也不再生起諸蘊,這就稱為「無餘涅槃」。

簡要地說,這是指離一切相、無餘依的涅槃之解脫。






「猗解脫」者,如得果時樂,心猗……

「猗解脫」者,如得果時樂,心猗,此謂「猗解脫」。
所謂「猗解脫」,是就好像獲得沙門果時的樂,心安息,這即稱為「猗解脫」。

「猗」,一般是指輕安(passaddhi)的意思。此處「猗」的原文paṭipassaddhi是安息、 止息、止滅,意即完全的止息。《分別論註》判此階段為「果」。

簡要地說,這是在獲得果智的剎那所體驗到的樂受,而且心完全止息之解脫。

「斷解脫」者,修出世間道能滅餘結……

「斷解脫」者,修出世間道能滅餘結,此謂「斷解脫」。
所謂「斷解脫」,是指修習出世間道能夠滅除其他的結。這即稱為「斷解脫」。

《分別論註》判此階段為「道」。「出世間道」,是指四道智。「結」(saṃyojana),是連結、束縛的意思,意指今世的諸蘊與來世的諸蘊、業與果、有情與苦的連結。一般而言,是指十種結,即:欲貪結、瞋恚結、慢結、見結、疑結、戒禁取結、有貪結、嫉結、慳結、無明結。「斷」,即是正斷、斷絕,就像以雷電擊斷樹一樣。

簡要地說,這是修習出世間道智正斷煩惱(結)的階段,使這些結(saṃyojana)等諸法不再轉起的解脫。

「彼分解脫」者,現修達分定 諸見解脫……

「彼分解脫」者,現修達分定 諸見解脫,此謂「彼分解脫」。
所謂「彼分解脫」,是指當下修習達分定而諸見解脫,這即稱為「彼分解脫」。

《分別論註》判此階段為「毘婆舍那」(vipassanā,觀)。所謂「達分定」(nibbedhabhāgiya-samādhi,順抉擇分定),在《解脫道論》還譯為「禪達分」,說明是「隨意得毘婆舍那,隨逐厭患想」的定,也就是利根人伴隨著厭離作用的想與作意生起的定。「諸見」,是指各種的惡見、成見(diṭṭhigatā)。「彼分」(tadaṅga),是「那個部分」的意思。在Vism. 694–696提到:「就如在夜晚時分,藉由所點燃的燈火〔捨斷〕黑暗,藉由各別毘婆舍那的部分(avayavabhūta)之智支(ñāṇaṅga)來作為其對治,捨斷各別應該被捨斷的法,這被稱為『彼分捨斷』。」接著,《清淨道論》分別以兩個部分來說明這些作為對治的智支,即從名色差別智至隨順智以前的觀智,或者是十八大觀(aṭṭhārasa-mahāvipassanā)。而所捨斷的 ,即是屬於諸惡見(diṭṭhigata)的「彼分」。據此,可以理解為:《解脫道論》的「彼分解脫」是指「諸惡見的解脫」;這些諸惡見的解脫,需藉由修習達分定(nibbedhabhāgiya-samādhi,抉擇分定)來完成。《解脫道論》對「彼分解脫」的解釋對於《清淨道論》而言屬於聖典裡的略說。而若要廣說,《解脫道論》此處的「諸見解脫」,或是「伏於諸見」則包含了藉由各別毘婆舍那的部分(avayavabhūta)之智支(ñāṇaṅga)所對治的諸惡見。具體的內容則是從名色差別智至隨順智以前的觀智,或者是十八大觀所要捨斷的惡見。



簡要地說,這是修觀的部分,是指透過修習達分定,能以各各不同的觀令修行者解脫於各種惡見之解脫。


#2017.11.11修正

云何「伏解脫」?現修行初禪伏諸蓋……

云何「伏解脫」?現修行初禪伏諸蓋,此謂「伏解脫」。
什麼是「伏解脫」?當下修行初禪而鎮伏諸蓋,這即稱為「伏解脫」。

「現」,是指當下,意思是:即使在禪的前分或後分,諸蓋是不會突然於心中消失,而是只有於安止(根本定)的剎那,在對治諸蓋的尋等禪支出現時才可能。此處雖說將定狹義地說是「初禪」,然廣義而言,如《分別論註》所說,此處的禪定的範疇含攝八等至(四禪與四無色定)。「伏」,是鎮伏(vikkhambhana)的意思。這就像在具有水草的水中,用被丟棄的水甕來壓住水草一樣。「諸蓋」,是指障礙禪定生起的各個煩惱(蓋有妨礙、障礙的意思),一般是指五蓋,即:貪欲、瞋恚、惛沉睡眠、惡作掉舉、疑。

簡要的說,這是藉由修習定來鎮伏五蓋的解脫。


「解脫道」者,何義?……

「解脫道」者,何義?

所謂的「解脫道」,是指什麼意思呢?

「解脫」者,五解脫 :伏解脫、彼分解脫、斷解脫、猗解脫、離解脫 。
所謂解脫,是指五種解脫,也就是:伏解脫、彼分解脫、斷解脫、猗解脫、離解脫 。在《解脫道論》卷4〈8 行門品〉也與五種解脫內容相等的五種離(pañca viveka)。這些內容可見於《無礙解道》。除了「五離」以外,《無礙解道》還有說明類似的五離貪(virāga)、五滅(nirodha)、五棄捨(vossagga)。另外,內容相等的還有《無礙解道》所提及的五斷(pahāna)。因此,《解脫道論》的「五解脫」可說是源自《無礙解道》的傳承。


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

問:云何為「戒、〔定、智慧〕」?……

問:云何為「戒、〔定、智慧〕」?
答:「戒」者,威儀義。「定」者,不亂義。「慧」者,知覺義。

現在,論主針對上述所引用的偈頌一一加以說明。
問:什麼是戒、定、慧呢?
答:所謂「戒」,是指威儀(防護)的意思。所謂「定」,是指不動亂的意思。所謂「慧」,是指了知覺察的意思。

「解脫」者,離縛義。「無上」者,無漏義。
所謂「解脫」,是指離於束縛的意思。所謂「無上」,是指沒有煩惱的意思。



「隨覺」者,知得義。「此法」者,四聖法義。
所謂「隨覺」,是指不僅僅是了知,而且是證得的意思。所謂「此法」,是指四聖諦的意思。

「瞿曇」者,姓義。「有稱」者,世尊義。
所謂「瞿曇」,是指釋尊本姓的意思。 瞿曇(*Gotama,梵Gautama)為印度剎帝利種中之一姓,瞿曇仙人之苗裔。所謂有稱」,是具有名稱的意思。此處的「世尊」,《解脫道論》在念佛的部分說明有獲得世間稱譽(得世稱譽)的意思。

以戒、定、慧、解脫殊勝功德,能到最勝,名稱無量。
論主最後作了一個小結來說明此偈頌。也就是說:藉由戒、定、慧、解脫的殊勝功德,修行者最終能夠到達最勝的涅槃解脫,並且具有無量的聲譽名稱。






若人脫眾難,已得離諸著……

若人脫眾難,已得離諸著,成就於勝分。心畏生老死,樂善、樂解脫,令到涅槃樂。未到有彼岸,亦令得具足。
廣問修多羅、毘曇、毘尼事,此解脫道,我今當說,諦聽!


這主要是說明論主為何要解說解脫道的因緣。
如果有人脫離眾難,已經能夠遠離諸種欲著,就能成就於勝分。成就勝分,是指他於戒與定已經圓滿,不起放逸,然而仍未能夠生起厭離。儘管如此,這些人的心仍對無始輪廻的生、老死產生畏懼,從而樂於向善、樂於解脫。因此,對於這些樂於向善、樂於解脫的人,修習解脫道能令他最終到達涅槃之樂。另外,若有人還未到達超越「有」(生存狀態)的涅槃彼岸,修習解脫道也能令這些人能夠圓滿具足。於此,我於修多羅(sutta,經)、毘曇(abhidhamma,阿毘達磨)、毘尼(vinaya律)三藏中廣泛地考察,根據此三藏所記載的內容,我現在要說明此解脫道,請仔細地聽!

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

戒、定、智慧,無上解脫,隨覺此法,有稱瞿曇

戒、定、智慧,無上解脫,隨覺此法,有稱瞿曇
首先,論主引用聖典裡(A. II. 2; D. II. 123)的一個偈頌來說明整部論的主題。這個偈頌是“sīlaṃ samādhi paññā ca vimutti ca, anuttarā anubuddhā ime dhammā Gotamena yasassinā.”。意思是:戒、定、慧與無上的解脫,這些諸法已經被聲譽尊貴的瞿曇所隨覺了。

禮世尊、應供、正遍知

禮世尊、應供、正遍知
論主在《解脫道論》一開始以一般南傳 在念誦經文前的禮敬語“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”(歸命彼世尊、阿羅漢、正遍知)來禮讚佛陀。




〈因緣品〉第一

〈因緣品〉第一
「因緣品」,是序章、序論的意思,說明本論的造論宗旨。一般而言,「品」是vagga(群、 品、章)的譯語。然而,若對照《清淨道論》,此處的巴利語是Nidānakathā(序論)。而在其他章節,《清淨道論》則使用niddesa( 說明、 細說、廣說),例如Sīlaniddesa,一般被譯為「說戒品」等等

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

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

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

「扶南」(Funan),是現在的高棉,或作柬埔寨Cambodia地區的古國或許在湄公(Mekong)河流域附近。根據印順法師《永光集》的描述,扶南(Funan),見於中國史書的,是從西元三世紀到六世紀。由於印度文化的傳入,扶南也就印度化而大有進步。流傳的有印度教、佛教,特別是大乘佛教的興盛,梵本的經典也非常多;佛教的聲聞學派,也有多少流傳。六世紀中,本是附屬於扶南的真臘,日漸強大,進而統一了扶南,以後中國的史書,也就只說真臘了。

「僧伽婆羅」,是本論的譯者根據《續高僧傳》,他在梁代被稱為「僧養Saṃghabhara僧鎧Saṃghavarman;非劉宋的僧伽跋摩據說,僧伽婆羅天資聰穎,十五歲出家後,便學習阿毘曇。受具足戒後,他廣學律藏,之後沿著海路,來到中國齊國首府建康,跟隨住在當時建康正觀寺的印度高僧求那跋學習方等(即以大乘經典為主)。後到了梁代,自天監5年(西元506年),他奉武帝敕,從事譯經事業。據說於17年間,他共翻譯了1138卷。其多數所翻譯的作品,多屬大乘的經;而作為部派佛教的作品,可說只有此《解脫道論》與《阿育王經》。據《歷代三寶紀》,《解脫道論》的譯出是在梁天監14年(西元515年僧伽婆羅最終於普通五年(西元524年六十五歲死於正觀寺。

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



阿羅漢優波底沙 梁言大光造

《解脫道論》卷第一
阿羅漢優波底沙 梁言大光造

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


阿羅漢優波底沙 梁言大光造
優波底沙,是本論的作者。他被冠以「阿羅漢」的尊稱,可見在當時或許被公認為解脫的聖者。「優波底沙」,顯然是Upatissa的音譯,而在梁代被稱為「大光」。若按照意譯,似乎無法理解為何將Upatissa譯為「大光」。因此,干澙龍祥曾推測:若「光」不是譯自屬於星名的Tissa(梵Tiśya),「大」不是譯自Upa(「近」的意思)的字,則「大光」有可能也是被加上去的尊稱。另外,在法護的註釋《第一義寶函》(Paramattha-mañjūsā),稱《解脫道論》的作者為「上座優波底沙」(Upatissatthera)。

那麼,優波底沙究竟何許人物?長井真琴(1919)認為是錫蘭律傳統系譜中第20代的Upatissa(從傳至錫蘭之後為第15世),是西元1世紀的律學專家雖然干澙龍祥也支持這種論點,但之後認為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Bapat1937)則認為優波底沙是印度本土的人,《解脫道論》並非斯里蘭卡人所造。


v